螢幕也要黃金比例!優雅美學的雙重享受-PanSci 泛科學
#promo
2500 年前,畢達哥拉斯率先提出了「黃金比例」的概念,利用尺規作圖、準確分割,製作出了正港的「正五角星」,並奉其為美與和諧的比例;數百年後,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德在《幾何原本》中,正式提出了黃金比例的定義,運算、四捨五入後大約是 1.618。
直到現代,許多產業與藝術品仍視黃金比例為重要參考指標,同時也深深影響著我們對於「美」的看法……不僅如此,連螢幕都能加入「黃金比例」的概念,以 16:10 的比例打造,增加 11% 的可視空間!
0:00 黃金比例由來
1:05 黃金比例應用
※ 本動畫由 微星科技 委託,泛科學企劃執行 ※
延伸閱讀:
黃金比例訓練你的美感
想泡出黃金比例的超美味 Espresso?讓我們翻開覆蓋的數學模型!
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82800
PanSci泛科學與你探索公眾議題中的科學、生活中的科學、科學新發現!
頻播放長度03:10
視頻發布於2021-05-18 20:00:17
視頻網址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EEY_cmmNs4
不需要完美女友,黃金比例就夠了。
實力單身…
居然是業配!?我還很認真的看完了
真可愛的業配~
說個歷史,其實十幾年前電腦的主流螢幕比例就是16:10 (1920×1200),不過聽說那只是因為當時的裁切技術所致,16:9的螢幕其實是先裁切成16:10,然後再把多出來的部分裁掉變16:9的樣子。
我現在家裡還有一台那個時代的螢幕,跟現在的螢幕相比,在比例上好像真的有順眼一點點,不愧是黃金比例…..?
黃金比例大師 4 ni
說個歷史,其實十幾年前電腦的主流螢幕比例就是16:10 (1920×1200),不過聽說那只是因為當時的裁切技術所致,16:9的螢幕其實是先裁切成16:10,然後再把多出來的部分裁掉變16:9的樣子。
我現在家裡還有一台那個時代的螢幕,跟現在的螢幕相比,在比例上好像真的有順眼一點點,不愧是黃金比例…..?